昌晶:新形势下我国高速铁路旅游高质量发展研究
来源: 旅游学刊 作者: 阅读:11875 发布时间:2021-12-23 18:26:32
摘要:
当今,随着我国旅游市场的蓬勃发展,人们出行意愿有较大提升,高铁旅游产品不断优化创新。基于我国“从高速旅游增长阶段转向优质旅游发展阶段”的发展战略,把满足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作为出发点,产品设计、产业链增值及经营管理等方面都在发生迅速的变化。当前,在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的背景下,党中央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决策为我国高铁旅游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在新形势下构建我国高铁旅游高质量发展格局对于推动铁路旅游、培育市场内生动力具有重大意义。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国高速铁路旅游呈现以下几方面特征:(1)旅游业涌现出自助游、中短途“微旅游”等新业态,表现出“旅客的出行时间更为分散,出行意愿更为强烈,出行频次更高”等特征。高铁正以“便捷、舒适、高速”等特点迎合了旅游市场的新业态。但目前高铁是以位移为目的的旅游运输产品,缺少以“产生旅游商业价值,满足文旅需求”为导向的创新产品转型意识。(2)国铁集团全面推进“铁路+”的发展战略,深化高铁与旅游产业跨界融合,营商环境得到显著提升和优化。但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呈现出严重的区域不均衡的特征,且旅游资源要素流动不畅通,地区之间的旅游市场壁垒尚未消除,在探索共创优质高铁旅游产品之路上仍任重道远。(3)随着以5G、大数据为代表的“新基建”产业的发展,赋能旅游产业管理方式升级换代。高铁旅游运营管理在“互联网+”的进程上虽已加速推进,但仍处于“互联网+票务”“互联网+产品信息”等网络融合的初级阶段,还未实现精细化运营管理和全面建成现代化全流程服务出行体系。国铁集团高度重视新形势下的铁路旅游市场,把其作为促进“双循环”发展的重要突破口,积极促进跨行业合作以及文旅双轮驱动,营造推动铁路旅游全面发展的外部环境。随着铁路旅游产品的不断升级迭代,高铁旅游也逐渐显现出高质量发展、差异化需求及消费升级等诸多趋势。因此,高铁旅游需要围绕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新形势和目标导向,进而研判高铁旅游产业发展的新走向,具体体现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完善铁路旅游产品供给,打造高铁旅游列车定制产品。树立把游客变为旅客的经营理念,加大旅游市场拓展力度,不仅要满足需求牵引供给,更要使供给创造需求。聚焦区域性旅游产业结构供给,大幅增加特色旅游列车开行数量,实现铁路与旅游、文化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因消费群体和区域消费情况存在较大差异,打造个性化和差异化的高铁旅游列车产品势在必行。应该注重发挥好铁路优势,围绕旅游需求和主题特色完善设备设施,助推旅游和铁路行业带来新的收益增长点。第二,服务国家科技战略,推进“智慧+铁路+旅游”的深度融合发展。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新条件下,亟须与大数据、人工智能和5G通信等技术无缝对接,实现信息化平台带动存量业务。推动“智慧+铁路+旅游”的深度融合发展,探索“线上+线下”产业培育铁路旅游经营新生态。一方面,围绕线上“云旅游”、订票支付、旅游社区等模式,挖掘流量经济价值,创新顶层设计,创造旅游经济溢出效应。另一方面,在高铁旅游产品的运营中,利用信息化技术辅助全流程服务。线下服务与线上运营的联动可以更好地实现作业协同和游客的全流程体验。第三,创新高铁旅游市场化驱动机制,丰富多元化消费场景。高铁旅游市场具有消费跨界、消费场景丰富等特征,这为高铁旅游产品、消费场景多元化的产品创新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有待形成更多新的增长点和增长极,充分释放高铁旅游群体消费潜力。通过延展高铁旅游产业链条、优化多元产业结构,基于市场驱动力和旅客需求,深化国内外和行业间、企业间的广泛合作,鼓励文旅市场参与产品孵化设计,以旅游列车产品为纽带,建立多元合作模式和创新型经营关系,不断放大新机制效应。第四,增强铁路文化自信,孵化主题文化高铁旅游品牌。高铁旅游文化品牌的发展目标是凸显海内外旅游市场的影响力和占有率。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弘扬中国文化,坚持文化自信是铁路行业责无旁贷的使命。高铁旅游产品以文化体验作为产品的核心要素,易于赋予产品的潜在意义和内涵,也便于消费者体验和接纳。赋予了铁路旅游文化价值的产品可以完美地勾勒出中国高铁的“名片”意象。例如:与大海的美丽邂逅——海南环岛高铁;雪山脚下的西部风情——兰新高铁;北国极地特快——哈大高铁等。通过高铁旅游文化价值,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能够成就政治文化和铁路文旅经济发展的双赢局面。三、新形势下我国高速铁路旅游高质量发展保障措施及建议第一,充分发挥我国铁路旅游政策红利。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8〕15号)提升旅游交通服务的要求,积极促进铁路旅游市场创新,响应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等相关主题进行产品孵化,设计以“旅游主体,位移为客体”为导向的高铁旅游产品,将政策优势作为推进高铁旅游市场发展的催化剂。第二,发挥高铁成网优势,优化列车开行方案。高铁旅游产品提供的服务不同于普通列车,其特点体现在“点+线”结合的基础上,通过铁路交通优势和区域旅游资源相结合,缩短了景区之间的在途时间,扩大了重点景区对周边区域的虹吸范围,满足旅客便捷和高效出行需求。需采用旅游专列实行“一日一图”的运行管理方式,利用发达的路网优势,根据旅客出行需求、季节变化和旅游资源等开行要素,实现对不同线路区域主要旅游线路和景点的全覆盖,努力拓展热门旅游区域的运输能力,最大限度实现运力投放与客流需求的匹配,不断优化高铁旅游的开行方案。第三,营造良好融合发展条件,加速创新高铁旅游运营机制。高铁旅游的发展还处于方兴未艾的阶段,对于高铁旅游的市场化运营机制还有待深耕。从铁路外部发展环境角度看,应充分发挥国铁集团、地方政府、文旅企业各方积极性,建立共赢共享的联合运营机制,形成推进铁路旅游发展的强大合力。从铁路内部运营管理角度看,应加强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和管理。注重路内文旅人才队伍的培育,在铁路专业化能力过硬的基础上,建设一支文旅知识储备完善、服务意识强和政治素质一流的人才队伍。此外,应利用12306平台成立高铁旅游智能服务中心,保障高效的信息化协同作业,实现为文旅企业及游客提供智能问询和接口服务。第四,构建高铁旅游服务创新模式,丰富旅游特色服务内容。高铁旅游服务模式不同于其他客运列车产品,创新服务模式是服务附加价值体现的关键所在。首先,新模式建立应以智能化服务平台为技术支持,“线上+线下”服务协同作业,将“传统+特色”“个性+差异”多元化旅客需求渗入每个服务环节中,实现全流程一站式服务闭环。全面规范站车、景区和接驳等服务标准,提升作业人员的服务质量,补强硬件服务设备设施。其次,丰富特色文化服务,包括主题车厢、民俗活动和特色餐饮等,补强特色文化产品和旅游纪念品供给。实现点到点的无缝联运服务,提升接驳、行李换乘等服务品质,优化观光游览的效率,降低时间和运营成本。第五,树立品牌形象,实施高铁旅游品牌创新战略。品牌文化内涵是实施营销传播策略的核心,所有营销传播策略都应围绕核心开展。基于区域旅游资源特色和高铁路网结构,制定系列高铁旅游品牌形象总体规划,构建“高铁+旅游”品牌发展的系统工程,确定品牌发展的价值体系。政府引导为基础,依托市场引领,加速铁路旅游品牌的升级迭代,进一步提升高铁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应重视对传播渠道和营销方式的联动与革新,有效结合微博、微信和抖音等自媒体和传统媒体的联合传播,扩大品牌传播的覆盖面,提高双向营销传播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