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 首页 > 文旅融合 > 全域旅游

陕西乡村游:颜值高 产业旺 气象新

来源: 中国旅游新闻网    作者:    阅读:2365    发布时间:2022-09-29 17:50:43

摘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将乡村旅游纳入“三农”工作和乡村振兴战略总体部署之中,文化和旅游部联合有关部门出台一系列政策规划、务实举措,推动新时代乡村旅游发展驶入快车道。陕西省文旅系统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和指示,落实陕西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安排部署,强化政治责任和使命担当,积极融入乡村振兴的热潮,全省上下奋力绘就乡村新画卷,让幸福的“秦声”“秦韵”奏响四方,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今年7月,为加强乡村旅游标准化建设,提升旅游村镇品质化发展水平,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安排部署了2022年陕西省旅游特色名镇、乡村旅游示范村评定工作,共有9个镇、17个村获得命名。在刚刚结束的第29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上,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同步举办第15届陕西乡村旅游展,集中宣传展现陕西乡村旅游新业态、新产品及旅游富民新成果。近日,陕西“天下粮仓”农耕体验之旅、“走进革命圣地 感悟初心使命”红色之旅、秦风秦韵关中文化体验之旅3条线路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共青团中央联合推出的“稻花香里说丰年”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陕西各地乡村旅游发展如火如荼,前景广阔。“接下来,我们将继续积极引导各村镇进一步丰富旅游产品体系和消费业态,完善旅游综合配套服务功能,加强品牌营销和宣传推广,提高公共服务和综合管理水平,推动陕西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同时,希望各地在政策、资金、市场、人才等方面加强对省级旅游特色名镇、乡村旅游示范村建设打造的支持,充分发挥各地示范带头作用,全面助力陕西乡村发展、乡村振兴。”

良好生态是乡村振兴的支点,也是乡村旅游的地基。在当下秦岭保护与发展的大生态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自然保护与旅游适度开发共荣共促,陕西乡村旅游正朝着高质量发展不断迈进,陕西旅游业也正经历着从数量到品质的蜕变更新。

在陕北,榆林市米脂县高西沟村的生态之变,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的一个生动缩影。高西沟人打造了自己的绿水青山,使其成为“黄土高原生态治理的一个样板”。金秋时节的高西沟村,挂满枝头的苹果、层层叠叠的梯田、碧波荡漾的水库,一派丰收景象。如今,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突破50万元,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光伏产业遍地开花。

一到周末,高西沟村村民高锦武家的农家乐便宾客盈门,生意红火。他家用软糜子做的油饼,吸引八方游客慕名而来。“有游客预订了油饼。你瞧,我们把软糜子面和硬糜子面掺在一起,这样炸出来的才好吃哩。”9月20日清晨,62岁的高锦武和妻子常竹平就在厨房里忙活开了。揉面、做面坯、下锅……在常竹平熟练的操作下,一个个色泽金黄的糜子油饼在油锅里翻腾跳跃,像是在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

现在,高锦武家的农家乐规模已由原来的3桌扩充至10余桌。“想吃我家的农家菜得提前预约哩。”说起如今的生意,高锦武笑得合不拢嘴。

从“绿起来”到“富起来”,西安市的乡村不仅“颜值”越来越高,而且致富产业越来越兴旺。在秦岭北麓山脚下的白鹿原上,西安市蓝田县建设了白鹿原影视城、精品民宿、特色农家乐等热门景点和服务场所,因农文旅深度融合带动乡村游发展,继而带动周边村民就业增收。

值得一提的是,白鹿原影视城从2016年7月开放运营以来,累计接待游客1400余万人次,成功实践了景区带动、民宿引领、乡村振兴的“双赢”发展之路。近年来,景区紧跟时代潮流、行业趋势,将数字经济与文旅项目深度融合,创新发展近郊游、微度假、露营夜游等新模式,打造“关中文化+乡村文明+演艺娱乐+科技体验+休闲观光”的高品质、综合性旅游休闲度假区,实现文旅项目与乡村振兴良性互动,让村镇居民享受到文旅红利,也让城市游客实现了乡野田园梦。

临山而建的房子由高到低错落有致,村子中央小河蜿蜒而过……李家岩村是西安市高新区精心打造的“秦岭八村”美丽乡村之一,优美的环境吸引了越来越多游客。村民们瞅准商机,纷纷办起农家乐和民宿。目前,李家岩村共有农家乐64家。该村还不断丰富业态元素,引进亲子体验、创客空间、金融贸易等新业态。“今年5月以来,李家岩村接待游客近60万人次,带动就业420余人,共计收益500余万元,平均每户收益6万余元。”李家岩村党支部书记王林说。

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农业被视为主要产业,其中对传统农耕方式的追求,如一把锄头、一辆土车、一台织布机、一个麻袋……虽然沾着泥巴带着土,却能满足都市群体的乡村情结。

铜川市耀州区小丘镇红岩村有一座大院,藏着近2万件在土里“摸爬滚打”过的老物件。如今,这里建成了一座红岩社区博物馆,入选陕西省第二批社区博物馆。老物件离开了熟悉的田园,“住”进了博物馆,让人们可以触摸、感受古老的农耕文化。

“去年,西安美术学院、长安大学等学校的师生共计35批次前来参观研学。今年截至下学期开学前,也已有40余批次团队前来参观研学,以中小学生为主。” 红岩社区博物馆馆长杨维耀介绍,红岩社区博物馆不仅是一处展示和保护优秀农耕文化的天地,也是弘扬乡村文化特色、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乐园。

走进红岩博物馆的孩子们,通过小石磨研磨小麦,了解石磨面粉的制作过程;通过比赛,体验传统运输工具——独轮车;剥玉米,种蔬菜,则让孩子们学会珍惜粮食……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研学活动,让孩子们了解农耕知识,增强动手能力,懂得尊重农业、尊重农民。

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期间,陕西乡村旅游将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规划体系和标准体系,构筑高质量顶层设计,指导和引领全省乡村旅游科学可持续发展,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0
相关阅读

商旅文产业发展工作委员会

联系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松榆北路7号院9号楼3层 举报邮箱: bjpengye@126.com 备案图标京公网

备案图标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0718号北京芃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时代壹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手机版 | 管理登录 | 京ICP备200134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