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 首页 > 地方风采与热点推荐 > 广西

以媒为介交流互鉴 记录中国式现代化广西实践 ——2023境外媒体看广西采访活动侧记

来源: 广西日报-广西云客户端    作者:    阅读:777    发布时间:2023-11-22 08:59:24

摘要:10月30日,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中国新闻社广西分社联合主办的“推动高质量发展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2023境外媒体看广西采访活动”圆满结束。来自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泰国、越南等国家的近30名主流媒体、海外华文媒体记者、自媒体人,深入荷城贵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桂林,开展为期7天的行进式、体验式采访报道,通过外媒视角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广西故事。

科技发展,看广西“创新智造”

30秒就能下线一辆整车,全部是机器人电焊……在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港北区的中国—东盟新能源电动车基地,精巧的新能源车、智能化的生产车间瞬间吸引了外媒记者的眼球。

“这辆电动车的时速多少?”“这里的电动车出口到哪些国家?”“中国的这些新能源车在拓展东盟市场时遇到了哪些挑战?”外媒记者们对新能源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向贵港市港北区副区长林少华提出各种问题。

在基地内的广西绿源电动车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外媒记者们切身感受到了智能化生产的高效率。伴随着耀眼的火光,机器人点焊房里火花飞溅,这样的生产场景让外媒记者们惊叹不已,纷纷举起相机拍照、摄影。“这样的工作效率实在太高了!”泰国公共广播电视台经济记者塔农查·库森感叹不已。

在经过细致的采访之后,马来西亚《星洲日报》高级记者张丘艳采写了《新能源电动车开进东盟》,介绍广西新能源电动车出口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的情况。柬埔寨《华商日报》推出专版报道,详细解读广西“智造”产业如何转型升级、如何创新提质,从而抢占产业新赛道,跑出了智能化产业的“加速度”。

生态保护,看广西“绿色底蕴”

秋日的烟雨漓江,渲染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生态画卷。10月27日,外媒记者们走进广西桂林市,泛舟漓江上,感受广西的“绿色底蕴”。

面对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外媒记者们不仅开启“拍拍拍”模式,还有不少人在社交平台开启网络直播,把漓江的好风景实时介绍给更多外国网友。“这里山清水秀,生态环境保护得非常好,回去之后,我要邀请老挝的朋友一起来漓江玩。”老挝国家电视台新媒体记者查那洪·凤飞对漓江的喜爱溢于言表。

缅甸《金凤凰报》刊发《中国桂林:提升城市格调品位 按下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快进键”》报道,介绍桂林市持续提升生态环境整体功能,在全面完成漓江干流治乱、治水、治山、治本“四治”工程的基础上,锚定世界级山水旅游名城、世界级文化旅游之都、世界级康养休闲胜地、世界级旅游消费中心“四大定位”,加快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的经验做法。印度尼西亚《国际日报》在新媒体平台上发布了一个视频,讲述“漓江源头第一乡”——桂林兴安县华江瑶族乡既靠山吃山也守住发展“命脉”的故事。

文旅融合,看广西“多彩人文”

吃一碗非遗传承人制作的桂林米粉,逛一逛桂林东西巷,听一段传统桂剧……外媒记者们徜徉在广西秀丽的山水之中,感受着文旅融合的种种魅力。

在桂林崇善米粉总店,一碗碗香气扑鼻的桂林米粉在非遗传承人梁玉珍亲手调制下,摆在了外媒记者们的面前,色香味俱全让人食指大动,大家纷纷大快朵颐。“鲜美极了!我还没吃过如此好吃的米粉。”菲律宾《马尼拉时报》记者彭林安竖起大拇指点赞,在采访的同时,她还不忘购买两盒袋装桂林米粉,“要带回菲律宾让家人尝尝。”

在桂林桂花公社,外媒记者们参观桂花文化体验馆,亲手制作非遗食品桂花糕。眼中是漫天飞舞的“桂花”飘落,耳旁是娓娓动听的桂林历史人文故事,越南之声对外部华语广播负责人黎氏秋荷非常喜欢这个浪漫的体验馆,“这一刻,我的心已融化在这里。”

在桂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心,外媒记者们聆听桂剧的前世今生之后,兴致勃勃地穿起戏服,有模有样地摆着造型,手里扬着“马鞭”,嘴里还发出悠扬婉转的唱腔。印尼《国际日报》董事长特别助理兼执行社长张春梅表示:“桂林不只有山、有水,还有戏,桂剧似和风细雨,飘然而来,沁人心脾。”

0
相关阅读

商旅文产业发展工作委员会

联系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松榆北路7号院9号楼3层 举报邮箱: bjpengye@126.com 备案图标京公网

备案图标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0718号北京芃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时代壹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手机版 | 管理登录 | 京ICP备200134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