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 阅读:900 发布时间:2020-11-26 09:56:24
11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旅游消费潜力巨大,并确定了支持“互联网+旅游”发展的措施,包括支持智慧旅游景区建设、鼓励景区加大线上营销力度、加强旅游安全监测和线上投诉处理等。
近年来,互联网催生了一系列旅游新业态、新玩法,成为旅游更新迭代的助推器,二者的融合发展给旅游消费增添了许多亮点,也改变了人们的旅游方式。随着国家对“互联网+旅游”支持力度的进一步加大,未来,中国旅游的数字化发展将迎来又一次“提速”。
“云游四方”成现实
今年以来,“云旅游”成为热门“出游”方式。国家博物馆、敦煌研究院等推出“在家云游博物馆”项目,不仅让游客坐在家中即可看到国宝级文物,还带动了博物馆文创的销售。据统计,布达拉宫的首次直播,1小时内吸引了92万人次观看,相当于其一年游客接待量的60%。
进入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线下旅游虽日益恢复,但“云旅游”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景区的线上导览了解基本资料、跟着资深导游的直播了解旅游线路、阅读游客的相关点评,许多游客已经习惯了做这样的行前准备。“通过几个月的‘云游’,我‘逛’了26个省区市的主要景区,从中挑选出了几个最想去的地方。”江苏游客范启科表示,目前,许多景区景点都提供了丰富的线上旅游资源,方便游客提前做好“功课”,实地游览才能不走马观花,更有针对性、更加深入。
近日,“四川省文化和旅游资源云”正式上线,成为目前全国唯一以文旅资源为主题内容构建的云平台。截至今年9月,该平台已汇聚古籍、美术馆藏品、地方戏曲剧种、传统器乐乐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物六大类文化资源数据271.02万条,地文景观、水域景观、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观、建筑与设施、历史遗迹、旅游购物、人文活动八大类旅游资源数据24.55万条,资源文字描述约4.5亿字,资源照片约300万张,视频约1.4万部。通过该平台,既能实现文旅资源管理,也可进行文旅资源查询,文旅行业管理者、社会公众都是其服务对象,公众还可线上推荐文旅资源新线索。
更加“智慧”的景区
2011年,原国家旅游局提出了将“智慧旅游”作为我国旅游业未来十年的发展目标,各地纷纷开启“智慧景区”建设,包括智慧停车、人员分流、智能导游等。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预约制、“无接触”式旅游日益受到关注,客观上推动了各地加快智慧景区建设。
今年7月,江西龙虎山宣布将打造全国首个AI全域智慧景区,将智慧元素融入景区服务、景区管理、营销宣传等多方面,未来3年将依靠大数据及AI人工智能技术,逐步进行精细化地图、AI智能导游、AR实景、VR全景、智慧观光车、智慧停车场、安防管理、人员调度的数据互动和AI赋能,为游客提供真正的AI全域智慧旅游。
伴随着人们旅游习惯的改变,体验式旅游已逐步取代观光式旅游,成为旅游新方式。这就意味着,游客更加重视旅游过程中的互动与感受,对景区、景点的数字化提出了更高要求。例如,提前获取景区相关信息、能够通过VR设备感受“动起来”的景物等。
“疫情不但没有阻挡人们追求美好旅行生活的步伐,反而加速了智慧旅游时代的到来。”携程集团首席执行官孙洁指出,智慧景区、智慧酒店、数字化建设、网约导游等,都应成为未来旅游行业发展的着力点。
旅游营销新路径
在江苏高淳经营民宿的简先生对线上营销颇有心得。2018年,当地的一位作家在简先生的民宿小住2天之后,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发表在其个人的微信公众号里。“不少人通过这篇文章知道了我家的民宿,并慕名前来。”这是简先生始料未及的,也是从那时起,他开始重视对自家民宿的线上营销,尝试通过短视频、微信公号等多种途径进行宣传推介。“‘好酒也怕巷子深’,吸引游客前来和用品质留住游客,这二者并不矛盾。”
今年上半年,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简先生家的民宿基本处于闭门谢客的状态,但是,线上营销却从未停止。高淳有“国际慢城”的称号,生态环境优美,简先生每天都会拍摄一条短视频,内容不定,民宿房间布置的改变、自己新研究的菜式,或是街道上的风景等。“虽然很平淡,但是很有生活气息。”简先生说,就是这样的一条条不起眼的短视频,为民宿吸引了不少“粉丝”,线下旅游恢复后,其中一些人成为了他的客人。
对于更大规模的旅游景区、景点而言,线上旅游营销发挥的作用更加显著。2020年被称为中国“旅游直播元年”,直播营销,成为许多旅游景区“自救”的重要途径。湖南张家界通过网络直播,一边“卖”风景,一边卖当地土特产,扩大了景区知名度,为景区快速复苏奠定了基础。
今年5月11日,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发布《关于对拟发布新职业信息进行公示的公告》,互联网营销师成为拟新增的10个新职业之一。对当地旅游资源有着系统、深入的了解,不仅能推动单一旅游产品的销售,还能带动旅游全产业链的发展,将是未来对旅游在线营销的新要求。
联系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松榆北路7号院9号楼3层 举报邮箱: bjpengye@126.com 备案图标京公网
备案图标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0718号北京芃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时代壹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手机版 | 管理登录 | 京ICP备200134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