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 作者: 阅读:11409 发布时间:2021-08-31 16:42:27
红色旅游的创新发展需要持续关注需求侧的管理和调整,需要不断推进供给侧层面的改革和优化,进而在供给与需求的动态平衡中推进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通过分析红色旅游的时代要求与人民需求审视红色旅游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相应地从供给侧着手推进我国红色旅游的应用实践,并通过双向互通的协调机制加持红色旅游的创新发展,以期构建推进红色旅游供需动态平衡的优化系统,通过探索我国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实现红色文化精神价值和红色旅游文化底色的持续彰显。
引言
旅游是拉动消费、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过去的一年,受新冠肺炎影响我国旅游业遭遇重大打击,出入境游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国内游在成为中国旅游市场绝对主力的同时,旅游市场内部转型升级也不断加速,旅游业的疫后复苏将进入以“高质量发展”推动“高水平复苏”的新阶段。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红色旅游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与新的发展阶段,同样也承载着新的使命和意义。红色旅游的创新发展不仅有利于立足红色文化新旨意,能够更好的保护与传承好红色文化,不断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革命文化的现代传承提供持续动力;而且有利于立足于“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探索红色旅游提振国内消费的方法路径,为更好的释放旅游消费需求提供红色方案;更有利于立足“十四五”旅游新发展,探索以红色旅游促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提振文化旅游消费活力的可行路径。然而,当前我国红色旅游市场尚未成熟,红色旅游在市场供给水平提升和人民需求潜力激发之间的平衡关系亟待优化,红色旅游在供给与需求层面的错配问题,成为现阶段我国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瓶颈。
供需视角下红色旅游发展的现状审视
(一)红色旅游的需求侧现状
红色旅游的内生动力,展现出持续向好的发展趋向,主要表现在红色旅游消费者的数量不断增加,而且年轻化趋向明显。尽管在新冠疫情特殊时期,红色旅游仍在旅游行业占比较大。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2020年我国红色旅游出游人数超过1亿人次,整个“十三五”期间,红色旅游出游人数保持稳定增长,在国内旅游市场占比维持在11%以上的市场份额。2021年清明假期间,我国红色旅游景区的游客量呈井喷态势,且年轻化趋向显著。据飞猪平台统计显示,“95后”和“00后”占比近50%。00后的红色旅游预订量增速最快,同比增幅超过630%。同程数据则表明,年龄在20岁至39岁的游客占红色旅游整体游客的一半以上。红色旅游游客群体年轻化趋势明显,它已不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从上述几组数据来看,在红色旅游提质升级的同时,不论是青少年还是中年群体亦是老年群体,都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回顾与学习中激发了自我接续奋斗的力量,在红色岁月的追忆和对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参与中感悟着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光辉历程,从而由心底产生近距离或零距离接触和感受红色文化的实际诉求。中华儿女对红色文化的高度认同与自发传扬作为红色旅游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泉源,大大提升了红色旅游需求侧的迅猛增长和年轻化趋向。
(二)红色旅游的供给侧现状
红色旅游是红色文化资源开发所依附的核心载体,是党与人民血肉相连的重要脉络。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红色旅游在市场供给层面持续向好。例如,驴妈妈在2021春节期间上线了百条红色主题产品,主要包含上海一大会址、嘉兴南湖景区和遵义会议遗址等,有力的推进了红色旅游年轻化和亲子化的发展趋势。OTA平台携程推出了“百年献礼之旅”项目,主要包括上线红色旅游频道、打造红色旅游文化节和红色旅游直播月、推出红色旅游定制线路和金牌领队计划,真正推进了红色旅游线上与线下的双向联动。但是仍存在一大批红色旅游因单一的宣教模式在大众脑海中形成了固化的刻板印象,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受众的排斥心理,成为我国现阶段红色文化资源价值开发效果不理想的关键症结所在。大众抵触的核心是对于生硬的宣教形式、单项的输入方式。单一样式的红色文化旅游纪念品、刻板印象的爱国主义红色教育形式已经远远无法满足当代大众对于学习红色文化的需求,进而导致了红色旅游“走马观花”式的旅游体验。虽然从全国游客满意度评价指数来看,2020年游客综合满意评价指数为80.95%,同比增长0.77%,且85%的样本城市游客满意度保持增长态势。但是在红色旅游方面,仍有一批红色景区在开发形式和发展模式上过于保守,导致了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的创意和创新效果不明显,不利于红色文化资源预期价值的最大程度实现。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扬,需要在潜移默化的旅游形式和发展模式中实现红色文化的历久弥新。
(三)现状审视:红色旅游的供需错位分析
第一,红色旅游的发展过程中利益趋向明显。凡勃仑认为,人类在经济生活中往往会表现出两种本能:一是改进技艺的本能,二是追求利益的本能。同样,在红色文化资源市场化进程中,由于短期经济效益极具诱惑性且确实能够在在短时间内增加收益,从而导致了红色文化资源的破坏性开发和不可持续发展,进而造成了某些红色文化资源开发高开低走的态势,而后期大刀阔斧的改革更是付出了人力、财力和物力等多方面的巨大代价。由于趋利倾向,导致了红色旅游在供给层面和需求层面的扭曲和错配。红色旅游在发展的进程中,很难权衡好短期的经济效益和长远的社会影响之间的矛盾,也很难平衡好实际需求和有效供给之间的错位。
第二,红色旅游的发展过程中对其本质属性认知不清。红色旅游作为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交织与结合,具有丰富的产业性质和产品形式,但是由于红色旅游是基于红色文化和红色精神衍生而来的旅游业态,其本质属性仍为意识形态属性。红色旅游的发展缺乏对其意识形态的本质属性注重和遵守,很难把握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尺度。红色旅游在发展过程中应将政治效益放在首位,探索政治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逐步推进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创新发展在政治、社会、文化教育和经济等维度的协同并进。
第三,双向互通的调节机制不健全。红色旅游由于缺乏供给层面和需求层面有效衔接的坚实桥梁和及时反馈,导致了红色旅游在市场化或者半市场化运行的过程中出现了与大众对红色旅游实际需求不匹配的过剩供给现象,同时也造成了对大众热切期待的有效供给缺乏的现实问题。双向互通的反馈和协调机制有利益解决红色旅游在供需维度的适配问题,真实的、及时的需求信息反馈和有效的、针对性的供给侧跟进,有利于推进我国红色旅游在供需向度的动态平衡。红色旅游发展的现实际遇,迫切需要优化一条基于供需动态平衡视角推进红色旅游创新发展的新路径。
供需动态平衡视角下红色旅游创新发展的基本思路
(一)红色旅游创新发展要遵循红色文化的内在规律
红色旅游是以红色文化因子为内核,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导向而提供的系列满足人民身心需求的产品和服务的集合体。红色旅游的创新发展,是基于红色文化内在规律的优培优育和优生优长。红色文化在党的发展历程中与人民需求、社会进步、国家发展同频共振,在面向未来的进程中历久弥新的演进规律,孕育了红色文化鲜明的党性、人民性、民族性和时代性。要深入分析红色旅游与红色文化、红色旅游与供需关系的内在逻辑关系和融合共生肌理,建构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为时代背景,以人民现实需要为发展导向,以红色文化传承与创新为内在遵循的红色旅游创新发展的逻辑理路。在时代要求和人民需求的回应中,不断完善和丰富红色文化在历史潮流涌进和国家前进道路上的理性向度,遵循红色文化本身的内在演进规律,推进红色旅游的创新发展和高质量发展。
(二)红色旅游创新发展要立足先锋性与人民性
一方面,要坚持红色文化的先锋魅力。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红色旅游的创新发展,要始终通过历史的还原与再现、场景的优化和创新,为游客提供沐浴中国共产党精神之光的文化场域。另一方面,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毛主席在《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中强调:在工作中要注意群众的实际需要,要从群众的需求出发,而非从任何良好的个人愿望出发,深刻表达了“以人为本”的工作准则,为供需视角下红色旅游的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思路。红色旅游的创新发展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基于旅游消费者多方面的切实需求优化红色旅游的实践项目,推进红色旅游发展持续提质升级和对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持续回应。
(三)红色旅游创新发展要推进布局的统筹协调
第一,红色旅游的创新发展要统筹好爱国主义教育与红色旅游。对于发展红色文化,习近平强调要把握好两个概念:“红色根据地,爱国主义教育,这是一个概念。发展红色旅游,是另一个概念。两方面要统筹。”红色旅游和爱国主义教育应遵循双螺旋优化的共生机理。红色旅游因承载着爱国主义教育的使命而底蕴深厚,爱国主义教育因嵌入红色旅游而形式多样。统筹好红色旅游和爱国主义教育是传承红色文化和传递红色价值的本质要求。
第二,红色旅游的创新发展要统筹好红色文化与其他文化。红色旅游中的文化基底,并不只是单纯的红色文化资源的无机叠加和简单堆砌,而是以红色文化为主色调,以多元文化为辅助成分的文化盛宴,是以红色精神为主基调,以地域特色为侧重点的文化场景。红色旅游的创新发展,要在红色基因传承发展的同时兼顾好多元文化因子和特色元素,持续推进红色文化与多元文化的有机融合与共生共长。
第三,红色旅游的创新发展要统筹好国内外经典的经验与思路。一方面,对全球红色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经验、红色旅游发展的方略与范式开展对比研究,推动探索与构建新时代我国红色旅游的高质量发展与红色文化的高效能传承的本土化方案体系。另一方面,通过对国内外红色旅游项目之间在政治效益、文化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多维度的对比,通过国内外红色旅游项目之间在指导思想、开发模式、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等多方面的对照,进而全方位把握红色旅游的既有发展思路,不断摸索红色旅游在新时代发展的创新思路,逐步建构和完善一套适合新时代红色旅游的理论体系与实践范式。
供需动态平衡视角下红色旅游的路径优化
红色旅游依托自身发展的鲜明特征和内在逻辑,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萌芽期、初步发展期、综合发展期再到如今的全面发展期,时代要求和人民需求的提质升级正呼唤红色旅游的进阶迭代和高质量发展。
(一)红色旅游需求侧优化
红色旅游的创新发展需要依托需求侧管理为长期的供给侧改革保驾护航,通过在需求层面创造宽松的宏观环境,来引导市场中的创新力量,推动供给不足的结构性难题有效解决,并实现供求之间在短期和长期的双向动态均衡。
1.人民需求:增强红色旅游创新发展的动力源头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从低级向高级逐渐上升的,而高级需要的产生总以低级需要被满足为前提条件。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们在红色旅游方面的需求层次在被红色旅游市场供给不断满足的同时持续进阶。供需视角下红色旅游的创新发展,要深挖人民群众对红色旅游的切实需求,深入思考人民群众对红色文化传承与未来发展形式的现实期待,进而让大众在参与环境中实现对红色旅游的需求表达,进一步提升大众参与红色旅游的情怀与热忱。通过培植红色文化的感知和学习氛围,在生命、生活、生产和生态等方面的多维布局推进红色文化需求侧管理,关爱儿童、青少年、中年以及银发群体的切实需求,不断增加有效需求,增加红色旅游总供给和总需求达到平衡状态时的总需求[8],以红色文化需求的激发和提升不断丰富红色旅游的内蕴和外延,推进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感知红色文化的魅力,坚定人民的理想信念,进而发挥红色旅游在意识形态层面的正向引领和积极导向作用。
2.时代要求:加强红色旅游创新发展的有力催化
红色旅游创新发展要深刻研究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我国红色旅游创新发展的重大机遇和陷阱风险。作为红色文化的传承载体和转化形式,红色旅游对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的文化强国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红色旅游在国内大循环新格局、“十四五”旅游新发展和红色文化新旨意中的文化意涵和精神价值尤为凸显。以长远眼光推进红色旅游创新发展的实践项目,“关于发展红色旅游,指导思想要正确,旅游设施建设要同红色纪念设施相得益彰,要接红色文化纪念的地气”,逐步推进红色旅游的创新发展真正成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深切嘱托的生动实践。
(二)红色旅游供给侧改革
萨伊作为供应学派的理论先导者,认为生产通过多种生产要素的共同活动产生效用,而效用则是满足人类需求的内在力量。这为从供给层面推进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1.融入年轻化的产品形式,谱写红色旅游新篇章
红色旅游在供给层面的创新发展,要有重点、分批次建成一大批可持续发展的红色文化纪念馆、博物馆以及一系列红色旅游精品路线,不断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现实生活的实际需求。通过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为四维历史截面,梳理建党百年来我国红色文化的历史演进脉络,研究各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红色文化,建构红色文化基因库,绘制红色文化精神谱系,进而结合人民需求和时代要求实现红色旅游在“吃、住、行、游、购、娱”传统六大维度和“文、学、养、商、闲、情”等拓展维度的有效供给。在红色旅游的迭代进阶和体验创新中回顾建党百年来我国红色文化因子,深刻体味中国共产党的先锋魅力,进而翻开依托红色旅游传播红色文化、传扬红色精神和传递红色价值的崭新篇章。例如,上海红色旅游线路融入“密室逃脱”、党史知识问答、城市定向等形式,以潮流前沿的形式表达红色文化的内在旨意,获得了年轻人的青睐。红色旅游的新篇章,还应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和5G基站的技术加持,为游客提供沉浸式的红色文化场景,通过听觉、嗅觉、味觉、视觉、触觉的全方位感知,追寻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的光辉足迹。
2.立足开放式的全球视角,开拓红色旅游新格局
红色旅游的创新发展,要放眼全球,梳理国内外红色旅游和红色文化传承的经典案例,为建党百年之际推进红色旅游的创新实践寻求全球智慧。国外战争旅游、历史旅游等与红色旅游开发有共同之处的特色旅游发展较早并且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值得我国红色旅游发展适当借鉴。例如,国外比利时滑铁卢战役遗址的“情景再现”、美国国立二战博物馆的4D体验和360度展示、法国诺曼底卡昂和平纪念馆的“纪念地体系”等国外红色旅游经典案例;再如,我国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宁夏将台堡红军长征会师纪念园、湖南省沙洲红色旅游景区和百色市红色旅游等一大批国内红色旅游发展典型案例,通过多维视角开展全球红色旅游经典案例和实践项目之间对比研究和个案分析,复盘国内外红色旅游的文化传承与经典范式,剖析当下国内外红色旅游中文化传承的实际效果,不断摸索我国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思路,进而在红色旅游对红色文化的传承、开发与活用的历程中领会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内核。
3.营造有底蕴的文化场景,推进红色旅游新发展
红色旅游的创新发展要培育和打造红色文化场景。场景理论为新时代更好的培育红色旅游中的文化场景提供了新的思路。美国芝加哥大学终身教授特里•尼科尔斯•克拉克认为场景理论包括空间、空间里的人和空间里的人举办的特色活动三要素,为红色旅游文化场景的营造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成熟的实践经验。未来红色旅游文化场景的培育和打造,不仅要注重空间层面通过物质结构优化和配套设施的完善提升红色旅游文化场景的“外在场子”,更要注重从红色资源的活化利用、红色文化的创新开发和红色精神的传播弘扬三个维度,逐步构建、完善和升华人民在思想观念上的“内在里子”。基于消费者视角的场景理论,探析人民对红色旅游配套舒适物和发展模式的实际期许,同时依托各红色文化资源自身特色和精神内涵,开展小尺度、针灸式的创新发展,对新时代人民对于红色旅游的实际需求做到高度关注和热切回应。以红色文化场景涵养红色文化精神,推进红色旅游在中国共产党百年诞辰之际,在如火如荼的进程中实现科学理性发展和健康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
(三)以双向互通的调节机制推进红色旅游供需适配
供给和需求的关系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一方面,如果没有需求,供给就无从实现,新的需求可以催生新的供给;另一方面,如果没有供给,需求也无法得到满足,新的供给可以创造新的需求。红色旅游的创新发展需要以双向互通的调节机制,推进其实际需求和有效供给之间的深度适配。
1. 红色旅游创新发展的供需调节维度
红色旅游创新发展的供需调节维度,需要以时代要求和人民需求为理论逻辑的主线,对新时代我国红色旅游供给实践中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开展深入研究,进而寻求红色旅游需求端和供给端的有效适配。首先,要考虑政府引导与市场自由之间的平衡尺度,以“无形之手”给政府提供关于红色文旅决策和方针政策引导的重要参考,以“有形之手”助推红色旅游市场的良好运转和螺旋上升。其次,要考虑文旅企业在供给层面的经营管理与游客现实需求之间的有机共生。红色旅游供给与需求动态平衡的新效应,需要通过投入产出分析方法,深度分析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在红色旅游研发链条、生产链条和价值链条的内在关联和互促机制。同时不能将目光紧紧放在经济学领域,还要涉及社会学的问题,也就是人的行为。在供给层面的优化与改革中,要基于人的现实需求和未来趋向,疏通和舒活红色旅游文化产品和服务与红色旅游消费需求之间相互依赖的共生关系。最后,要考虑游客需求层次和供给实际水平之间的差距浮动范围。红色旅游的供给和需求很难实现完全的精准对接,供给与需求动态平衡的关键在于将二者调配于一定的可浮动的差距范围内。在合理范围内,超前的红色旅游需求和超前的红色旅游供给均有利于红色旅游的优化和提升,有助于实现红色旅游的高质量发展。红色旅游的创新发展,要基于人们实际需求和要求的不断提升,分批次、有重点、循序渐进的推进红色旅游在文化纪念品和文创产品在设计开发、红色文化场景在科技嵌入以及红色文化服务在震撼人心等维度的迭代和进阶。
2. 红色旅游创新发展的供需评估向度
建党百年之际,通过我国红色旅游的创新发展与效能评估,思考和优化红色旅游开发模式,通过科学性和可持续性的考量,推进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在红色文化传承和红色精神传递的进程中沐浴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光芒。在协调红色旅游供给与需求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发展范式,搭建并完善红色旅游创新发展的评估体系。红色旅游创新发展的供需评估向度需要基于内容层面的历史性、精神层面的本真性、模式层面的可持续性、区域层面的跨区协调性和效果层面的鼓舞人心等方面进行考虑,从而建构和完善一套指标可量化的、具有监督性的双向反馈评估测评体系,推进在红色旅游如火如荼进行的同时理性化发展、可持续性发展和高质量发展,进而促进红色文化依托红色旅游载体实现红色文脉的传续、红色文化的传接、红色价值的传递、红色记忆的传承和红色精神的传扬。
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是红色旅游依托红色文化的传承创新进行迭代升级的历史机遇。红色旅游应始终以意识形态属性为本质属性,以推动红色文化传承为核心目标,以推进红色精神传递为内在旨归,以激励人们为美好生活接续奋斗为根本宗旨,在对革命先辈足迹追寻的同时实现红色文化和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扬和发展。基于供需动态平衡视角审视红色旅游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外在活力,是对于红色旅游现状的深入思考和对红色旅游未来趋向的初步探讨。文章基于供需视角,对红色旅游当下发展的现实问题的解决对策在方向性和宏观维度进行了深度思考,但是仍有很多不足。例如什么样的供给体系能真正有效地推进红色文化需求的持续增长,什么样的需求系统能真正有效地促进红色文化供给的持续优化,什么样的供需协调机制能更好的推动红色旅游的内生动力和外在活力的持续激发等问题仍有待后续讨论。
(陈思,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研究生; 齐骥,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来源: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
原载于《中国旅游评论》2021年第二期。
转载请注明来源
联系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松榆北路7号院9号楼3层 举报邮箱: bjpengye@126.com 备案图标京公网
备案图标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0718号北京芃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时代壹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手机版 | 管理登录 | 京ICP备200134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