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 首页 > 文旅融合 > 红色旅游

活用红色资源 走出新时代振兴发展新路

来源: 中国文化报    作者:    阅读:11600    发布时间:2022-02-25 17:44:33

摘要: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印发推动革命老区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有关方案。该方案作为《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的重要配套政策,着眼于“十四五”时期革命老区用活用好各类红色资源,积极发展红色旅游。为此,本报记者从加强红色资源保护利用、推进红色旅游品质升级、优化红色旅游发展格局等方面,深度报道陕西、山东、广东三地革命老区加快推进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走出新时代振兴发展新路的经验和做法。

陕西延安

以红色旅游产业助推老区发展

今年春节期间,延安宝塔山下举办群众秧歌活动时的场景。 延安市文化和旅游局供图

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陕西延安是中国革命圣地,是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是人们向往的红色旅游圣地。1935年10月至1948年3月,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生活战斗了13个春秋,领导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培育了延安精神,留下了以枣园、杨家岭、王家坪、凤凰山为重点的革命旧址和纪念地145处。

作为革命老区,近年来,陕西延安深入实施“文化旅游带动”战略,持续推动以红色旅游为龙头的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红色名片,满足游客需求,推动产业提档升级。

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延安主持召开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时指出,加快老区发展步伐,做好老区扶贫开发工作,让老区农村贫困人口尽快脱贫致富,确保老区人民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延安干部群众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以红色旅游等产业为依托,推进革命老区振兴发展。

延安以延安革命纪念馆以及枣园、杨家岭、西北局、宝塔山革命旧址为主体,推动延安革命纪念地成功创建国家5A级景区。“我们坚持资源保护与开发并重,夯实红色旅游发展基础。近年来,全市先后投资1000多亿元,实施了新区建设、旧城改造、居民下山、延河治理等17项城市建设工程,为红色旅游发展‘腾挪’空间,为产业转型升级打好基础。”延安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马东坡说。

记者从延安市文化和旅游局获悉,2021年,延安积极实施延安红街、圣地河谷金延安等13个市级重点文化旅游项目,年度投资66.5亿元;协调甘泉大峡谷旅游建设等5个项目发行文旅专项债券3.98亿元。牵头组建全市文旅产业招商专班,精选储备招商项目38个,对外开展项目推介及招商活动12批次,全年签约项目12个,签约资金12亿元;落地项目4个,落地资金2.425亿元。

从枣园到南泥湾,从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纪念馆到杨家岭革命旧址,再到延安革命纪念馆……丰富的红色文化吸引大批参观者、学习者到延安追寻红色印记、感悟精神伟力。“馆内有3.5万件革命文物、5500多张历史照片、1.2万余册图书资料,其中,毛泽东主席写《沁园春·雪》时使用的小炕桌是国家一级文物。”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内,讲解员李元蓉的讲解吸引着众多游客。在延安各革命纪念地和革命旧址,处处可见讲解员以“讲、唱、跳”的形式,在情感共鸣中讲述延安故事、弘扬延安精神。

近年来,延安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优势,拓展思路、不断创新,让游客在旅游体验中更好地了解、传承延安精神。比如,陕西旅游集团充分整合红色文化和旅游资源,创作了红色历史舞台剧《延安保育院》、红色沉浸式歌舞剧《延安十三年》等旅游演艺作品,传承延安精神。

“我们继续深挖内涵、提升品质,健全旅游产品体系。”马东坡表示,2021年,借建党百年契机,深入挖掘革命文物背后的故事,精心打造情景音画课程“张思德‘为人民服务’”“战士”、情景教学“陕北说书”、体验教学纺线及打草鞋,为全国党员领导干部来延安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丰富载体,继续放大红色教育基地作用。此外,延安实施了景区景点质量提升工程,采取分片区召开现场推进会、委托第三方开展暗访督查等方式,倒逼环境和服务质量提升。

陕西省政府2021年印发的《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若干措施》明确,传承弘扬红色文化,发挥革命文物资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红色资源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的作用,加强革命历史题材文艺创作和宣传推广,提高红色旅游产业经济占比。

种苹果、搞旅游、开农家乐……在梁家河,乡村产业兴旺,家家户户有事干,日子越过越红火。“以前都是羊肠路,现在进村的路变宽、变平坦了。”梁家河村观光车司机梁晓恒说,通过创新发展红色旅游等产业,梁家河的面貌焕然一新。该村党支部书记巩保雄表示,村里兴办的乡村文化旅游公司带动125人就业创业;梁家河一家食品科技公司生产的粮食醋、辣子酱和酸菜,年销售额达6600余万元;村民王保林家在村口开的农家乐“禾丰山庄”,每年收入超过70万元。

“2022年,我们将以建设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示范市为抓手,发挥红色旅游龙头带动作用,进一步加大资源开发、项目管理和招商引资力度,实现壶口瀑布景区、乾坤湾景区创5A目标,引领县域文旅产业实现突破性发展,高标准举办中国红色旅游发展论坛等节会,继续深化文旅行业体制改革,优化发展环境,提升服务品质,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马东坡说。

本报驻陕西记者  秦  毅

山东临沂

文旅融合 打造沂蒙红色品牌

临沂市推出红色小院沉浸式演出

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山东省临沂市的旅游市场以近郊游、本地游为主。群众纷纷走进当地的红色旅游景区或者革命遗址,聆听历史故事,传承红色文脉。

临沂市郯城县群众王南燕表示,春节带孩子游览红色景区,正成为老区的“新传统”。她周围有不少朋友,选择以自驾游的方式,到红色景区参观,游客比较喜欢的是有体验感的红色文化项目。

近几年,为发挥红色旅游对老区振兴发展的推动作用,临沂市文化和旅游局以弘扬沂蒙精神为抓手,以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为导向,坚持文旅融合、创新发展,着力打造沂蒙红色品牌,取得了一定成绩。

发展红色旅游,夯实工作基础很关键。临沂市在全国率先颁布《临沂市红色文化保护与传承条例》,市委、市政府成立了红色文化旅游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协调解决红色文化旅游重大问题。当地对散布于乡村田野的红色资源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当地9个县全部列入中宣部等联合公布的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为发展红色旅游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临沂注重加强红色旅游设施建设。临沂市文旅部门指导各景区景点提升服务设施,丰富展示展览手段,增强趣味性、互动性、参与性、体验性。比如,临沭县实施了红色朱村提升改造项目;沂蒙红嫂家乡旅游区打造生态体验剧场、沉浸交互展演小院,常态化演出沉浸式旅游演艺《沂蒙四季·红嫂》。临沂市还逐步串联重点红色景区,打造红色旅游大道,在高速出入口、机场、汽车站、火车站、交通干线等地,逐步设计体现沂蒙山特色的统一标识,营造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

红色旅游是融合产业,与其他领域紧密关联。近年来,临沂市发挥红色旅游承载作用,重点打造红色教育品牌、红色展览品牌、红色文艺品牌、红色研学品牌。全市12处沂蒙党性教育基地和58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承接各类培训班3800个、培训党员干部10万人次。定期举办各类红色展览,沂蒙精神革命文物展等2项展览入选中宣部、国家文物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精品展览推介名单。

临沂市先后推出《沂蒙山》《沂蒙情》《沂蒙红崖》《沂蒙》《沂蒙六姐妹》等文艺精品剧目,获国家级、省级大奖。同时,当地出台专项研学奖励政策,编写大中小学生和成人研学教材,鼓励引导开展研学活动。以2021年上半年为例,仅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等5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就接待红色研学团队超过12万人次。

临沂市还注重推进“红色旅游+”。全市打造了沂水县桃棵子、兰陵县压油沟等30余处红色旅游特色村,将纳军鞋、烙支前煎饼等20多个红色元素“活”化,为游客提供了可参与互动的业态。开展非遗进景区,剪纸、面塑、柳编等非遗项目融入红色元素,丰富了红色旅游内容。这几年,当地先后打造了“沂蒙山”“沂蒙红嫂”“沂蒙六姐妹”“孟良崮”等500余种旅游商品和文创产品,带动了农民致富。

为加大红色旅游宣传推介,临沂市以红色景区为核心,串联周边乡村绿色生态景点,先后推出了“亲情沂蒙·红色之旅”“跟着歌声游沂蒙”“沂蒙红色自驾游”等30余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成功举办鲁南经济圈红色文旅大会、淮海经济区文旅联盟推介会、淮河生态带文化旅游嘉年华等活动,组织开展“亲情沂蒙红色临沂”系列推介、“百所高校大学生走进沂蒙山”、百万车友自驾游沂蒙、“百家旅行社·百家媒体”走进沂蒙山等活动,扩大了临沂红色游的影响力。

本报驻山东记者  苏  锐  文/图

广东汕尾

红色旅游引领 老区旧貌换新颜

海陆丰革命老区是党领导的最早大规模农民运动重要发源地、中国第一个苏维埃政权诞生地、中国最早开展土地革命的先行地、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创建的重要根据地。近年来,广东省汕尾市努力把自己建设成为红色革命教育基地、红色文化传播高地、红色旅游目的地,推动美丽资源转变为美丽经济,在新时代赶考之路上谱写海陆丰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在我国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诞生地——海丰红宫红场旧址纪念馆东南部约5公里的鹿境山下,有一个名叫新山村的小村庄。它是海丰县八景之一的“丽江月色”所在地,保存着新山农会旧址(义平社)、农军赤卫队队部旧址等红色史迹。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新山村处于贫穷落后、萧瑟冷清、脏乱无序的状态,是广东省定贫困村。

近年来,新山村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国家3A级景区建设标准,着力打造“红在新山、美在新山、游在新山”的特色旅游乡村。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新山村加大红色史料、革命遗址普查挖掘保护利用力度,修缮保护革命旧址,建设红色文化纪念馆、红色广场、红色文化街,打造红色主题突出、内涵丰富的红色基因传承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时,大力建设乡村旅游配套设施,实施标准停车场、乡村集市、特色民宿等新农村建设配套工程,建有5家农家乐、20余家商铺,提升建设7座旅游厕所。

如今,新山村成为山青水碧、卫生整洁、人气旺盛的全省示范村,成为首批广东省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之汕尾地区“东方红城、农运摇篮”线路的重要游览节点,吸引了省内外大量干部群众前来参观学习。新山景区办公室主任周广丰介绍,新农村建设取得一定成效后,有许多游客以及旅游团慕名而来,到新山村参观学习。外出打工的村民看到了商机,自发回来开店。过去两年里,村民建设了10家农家乐、20多家特色商铺,以及精品民宿和文创空间。2019年,新山村接待游客超过100万人次、社会团体1000多个,实现旅游收入超过7000万元。

旧貌换新颜的故事也发生在汕尾红海湾东尾村。东尾村保存着东尾村农会旧址、狮岭村农会旧址、东尾村赤卫队旧址等革命遗迹,1927年11月成立的海丰田墘区遮湖乡苏维埃政府就位于此。该村既是被广东省委组织部确定的“红色村庄”,也是曾经的省定贫困村。近几年来,东尾村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红色村庄建设,着力发展乡村旅游,描绘“景美人美产业美”的新蓝图,被评为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

东尾村深挖海陆丰红色文化资源,实施红色文化资源保护、理论研究、开发利用、宣传教育四大任务,建成红色文化传承教育基地,规划建设红色旅游线路和景区。目前,东尾村赤卫队旧址、农会旧址已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修复完成,以这两个旧址为核心的“红色一条巷”打造完毕,吸引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游客前来学习交流、游览参观。同时,聘请华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设计团队进行红色旅游整体设计,打造红色旅游综合体。

乡村旅游特色产业是东尾村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该村将旧茶叶厂改造为旅游服务中心进行出租,村集体年收入增加5万元;打造婚纱摄影基地,年收入增加3万元;利用土地流转,打造莲花种植基地,形成景观观赏、食品加工产业链,增加村集体收入。东尾村统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以人均1万元的额度,投资参股红海湾国营旅游公司,收益回报返给贫困户,已累计为贫困户发放收益分红25万余元。

红色旅游的热潮同样在陆丰市金厢镇下埔村兴起。1927年10月,周恩来在叶挺、聂荣臻的陪同下,因病在该村黄秀文家休养10余日,之后从洲渚村乘船抢渡香港回归党中央继续革命。近年来,下埔村找准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着力点、发力点,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按照“红色引领、绿色发展”的理念,以周恩来活动居址、周恩来渡海处为纵轴,以金厢海滩为横轴,全力打造“T”形红色旅游格局。

下埔村在突出红色革命教育功能的同时,坚持把红色旅游、传统文化、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等规划有效对接,实现特色旅游融合发展,形成叠加吸引力。一方面,鼓励村民销售特色鱼虾等海产品,推出擂茶等具有当地特色的农家乐美食。另一方面,结合陆丰非遗项目,以金厢红色故事为创作题材,创作皮影剧目《碧海丹心》、正字小戏《抢渡》等作品,推动红色文化有效传播。

下埔村还成立了集体企业——下埔村综合发展公司,主要开发和运营红色旅游项目、田园综合体。随着红色旅游的发展,该村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全村年人均收入由原来的4000多元增加至1.3万多元。如今,广东省各地越来越多的党员群众慕名而来学习参观、重温入党誓词或追忆红色革命岁月,让“红色金厢”的名片越发闪亮。

红色旅游的快速发展,让海陆丰革命老区越来越红。2019年春节,陆河县河口镇北中村宜笏自然村接待游客30万人次,实现景区门票、农家乐、农产品销售合计超百万元。“那几天塞车塞到隔壁五六个村了,以前赶集都没有这么热闹。”提及家乡的变化,村民感到既意外又振奋。宜笏自然村是海陆丰农民运动兴起较早且较为活跃的地区之一,是第一批革命老区。然而让许多人想象不到的是,2018年之前,村内到处是棚寮鸡窝,没有像样的楼房,没有电视和通讯信号,进村道路也是羊肠小道。

为了让老区人民过上幸福生活,2018年5月,汕尾市宜笏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村民以土地山林等资源入股,以旅游景区建设主人的身份,参与红色旅游的开发决策、生产经营和利益分配。当地利用好省定红色村500万元的资金,修复北溪地下交通站(白马)、红军游击队训练场、农会旧址,建设河口革命历史纪念馆、党建文化长廊和“不忘初心”主题公园,开通北中至宜笏公路,建成美丽乡村示范点。

宜笏村村民意识到,只有村庄建设好了,收入才会提高。村民的积极性空前高涨,集约土地资源,办起了油茶馆、帕子粄、沉香鸡农家餐饮,筹集资金建起了高空索道、VR游戏体验馆、儿童游乐场、“网红”乐园等配套设施。同时,把红军游击队训练场拓展为国际标准灯光足球场,建设了国际标准室内篮球馆、粤菜师傅培训中心、文体综合楼,发展以红色、研学、运动、健康为主题的旅游产业,打造“红色欢乐谷旅游区”。“红色欢乐谷旅游区”自2019年2月启动以来,吸引了省内外大批游客到示范点参观学习,接待游客100多万人次。在红色欢乐谷旅游区,游客不仅能通过参观革命旧址遗址得到革命教育,还能打卡各种“网红”游乐设施,在运动场上挥汗如雨,也可以行走在河边小道,品沉香、尝美食。

宜笏村与珠三角教育机构合作,围绕红色历史、南粤古驿道文化、客家特色美食、沉香药理科普研究等开展研学游,增加村民收入。该村于1992年被定为国家级白木香(沉香)种植基地,且有优质奇楠沉香品种,目前种植了2000多亩沉香。沉香产业园内办有沉香茶制作技艺体验厂、沉香展馆和沉香养生民宿,游客可以在展馆喝沉香茶、品沉香、购买沉香产品、住沉香民宿。

通过充分活化红色历史资源,汕尾的红色景点生气足了、游客多了。2021年国庆假期,汕尾金町湾、红海湾、金厢滩、红宫红场成为环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出游热门目的地,滨海休闲游叠加红色研学游成为最大亮点。

0
相关阅读

商旅文产业发展工作委员会

联系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松榆北路7号院9号楼3层 举报邮箱: bjpengye@126.com 备案图标京公网

备案图标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0718号北京芃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时代壹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手机版 | 管理登录 | 京ICP备200134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