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学习强国网 作者: 阅读:4366 发布时间:2022-09-29 16:55:44
广胜寺位于距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城15千米的霍山南麓,历史悠久,建筑奇特,文物珍贵,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内塑像壁画琳琅满目,碑碣题咏浩如烟海,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尤其飞虹塔天下无双,《赵城金藏》属世界孤本,元代戏剧壁画是中国戏曲史上不可多得的瑰宝,被誉为“广胜三绝”。
飞虹塔本名“广胜塔”,为楼阁式砖塔,平面八角形,十三层,建于明朝正德十年(1515年)至明朝嘉靖六年(1527年),是广胜寺的标志性建筑。飞虹塔通高47.63米,砖砌的塔身装饰着琉璃烧制的多种构件,生动逼真。龙凤鳞爪突起,跃跃欲飞;金刚力士盔甲鲜明,威风八面;佛陀菩萨衣袂飘逸,凝重肃穆;和尚憨态可掬,童子活泼可爱,动感十足,呼之欲出。塔廊下的铜珠和两个小塔上刻有清代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地震损害金顶及补造题记,是研究山西临汾一带地震灾害的实物资料。
古往今来,飞虹塔以其巧夺天工的建筑技艺、近五百年的悠久历史、生动逼真的琉璃构件、独具风韵的四时景致,令无数文人墨客为之倾倒,挥毫泼墨。1958年3月,原邮电部发行特种邮票“中国四大名塔”,一套四枚,飞虹塔即为之一。1984年10月,著名画家、书法家张仃游览广胜寺后,用篆书写下“琉璃宝塔,天下无双”,《中国文物之最》称其为“最华丽的琉璃塔”。
紧靠飞虹塔的弥陀殿,是典型的宋元建筑风格,价值连城的《赵城金藏》原来就存放在这里。所谓《赵城金藏》,是金代刻印、保存在旧赵城县广胜寺的大藏经。大藏经刻成后百余年间共印了43部,元世祖中统年间(1260—1264年)赐给广胜寺一部,经卷为黄表木轴卷子式,每卷展开长约12.61米,以千字文编序,共七千余卷。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上海的范成法师发现了广胜寺存有珍贵的金藏,如获至宝,遂把经卷定名为《赵城金藏》,不但撰写文章,还把部分经文影印发表,一时间中外震惊。1934年10月,蒋唯心专程来到广胜寺,用40多天勘阅完尚存的4957卷并写成《金藏雕印始末考》刊印发行。孰料,正因如此大规模宣传,给《赵城金藏》招来历经蒋介石、阎锡山以及侵华日军争夺的大劫难,最终由八路军将藏经运走保护下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赵城金藏》作为国家一级文物移交北京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但部分经卷受潮霉坏。1964年,经多位高级技师历时十多年揭裱修复,终使藏经恢复昔日面貌。1982年,国务院成立《中华大藏经》编辑局,决定以《赵城金藏》为底本重新编辑出版。1985年,《中华大藏经》第一册面世,由专人送至广胜寺。2011年4月20日,广胜寺以隆重的仪式,迎接全部《中华大藏经》共2000册“回家”。
广胜寺下寺后殿内四壁的元代壁画也是多灾多难,但结局就没有那么幸运了。这里原有宫廷画师绘制的元代壁画300多平方米,是寺内最早的壁画,场面宏大,人物面容丰满,衣服线条刚劲流畅,色彩典雅,可与永乐宫壁画媲美。令人愤慨的是,1928年,下寺僧人勾结古董商和本地劣绅,将其廉价出售给美国文物商人,从墙上剥下的壁画被切割成百余块,分装偷运出国,只有16平方米的小块壁画幸免于难。如今,原东壁百余平方米壁画在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展出,原西壁的壁画则流落到美国堪萨斯州的纳尔逊博物馆。
同样珍贵的还有明应王殿内四壁的元代壁画,是研究宋元社会状况的宝贵实物资料,总面积197平方米,共13幅。
南壁西侧的壁画风景优美,分明是当年霍泉景色。西壁的大幅壁画是主题画《祈雨图》,其右上方为《对弈图》和《捶丸图》,分别为研究我国棋类、球类发展的珍贵实物资料。
北壁神像两侧是表现明应王宫廷生活的壁画,一幅画的瓜果梨桃中放着一大块冰,堪称当时冷藏食品的“冰箱”;另一幅画的火炉、茶壶等器具样式别致,由于对研究古代冶炼、铸造的发展很有价值,原中国煤炭工业部在编写煤炭发展史时,曾专程来这里考察过。
东壁《龙王行雨图》与西壁《祈雨图》相对应,其左下角是《卖鱼图》,画中的秤杆比现在的尖、长,样式别致,是研究元代器具的实物资料。1979年,中国历史博物馆(今中国国家博物馆)专家到此参观,见到这杆秤如获至宝,因博物馆藏有与画中相同的秤砣却无秤杆,由此找到复制秤杆的依据,当即量尺寸、画草图。
值得一提的是,殿内南壁东侧的元代戏剧壁画,是我国发现的唯一的大型元代戏剧壁画,所画为唱戏酬神的场面,一经发现便吸引了众多戏剧名家到此参观考察,许多书籍、报刊都登过照片或以这幅壁画作为封面。
联系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松榆北路7号院9号楼3层 举报邮箱: bjpengye@126.com 备案图标京公网
备案图标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0718号北京芃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时代壹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手机版 | 管理登录 | 京ICP备200134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