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中国旅游报 作者: 阅读:345 发布时间:2024-05-16 16:34:06
如何进一步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推动国内旅游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以及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是推动假日和全年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
今年五一假期,旅游市场延续从元旦、春节到清明假期的增长趋势。据文化和旅游部官网数据,5天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人次和游客出游总花费同比分别增长7.6%和12.7%,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比分别增长28.2%和13.5%,两项核心指标均创下历史新高。
将各省区市旅游人数与主要经济社会指标进行关联性分析,可以发现旅游与人口规模高度相关,与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关度略弱。这充分说明旅游已经成为不同经济状况居民的共同生活方式和刚性需求。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如何进一步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推动国内旅游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以及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是推动假日和全年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总体来看,今年五一假期旅游市场呈现以下主要特征:
一是旅游目的地从集聚转向均衡发展,结构性变化正在显现。从北上广深等大都市到中小城市和县域中心城镇,广大城乡已经成为主客共享的美好生活新空间。常住人口数量较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特别是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长江中游、成渝、关中、中原等城市群依然是重要的旅游客源地、集散地和目的地。
数据监测显示,广东、山东、江苏、河南、四川、河北、湖北、浙江、安徽和湖南等省份游客接待量居前,前十名省份游客接待量在全国游客总接待量中占比由去年的61.9%下降为58.7%,接待量靠前的省份与去年相比变化率为10%,表明区域旅游集聚正在走向均衡。
从城市维度看,结构性变化特征较为明显。重庆、北京、广州、上海、深圳、成都、武汉、西安、杭州和天津等城市游客接待量较大,接待了全国17.2%的国内游客,接待量前20的城市与去年相比变化率为25%。正定、洛阳、台州、柳州、潮州、烟台、泉州、延吉、南通、茂名等特色城市热度增长相对明显,城市接待规模和排序水平都有所提升。
二是假日旅游客源核心圈层特征鲜明,跨区域旅游市场合作潜力巨大。五一假期,各省级旅游目的地旅游客源圈层结构突出。相关数据显示,各地外省游客呈现6∶2∶2的结构比例特征,即60%左右的客源集中在5个省份,20%客源来自其余5个省份,剩余20余个省份客源仅占总体的20%。
从城市维度看,省外城市遵循5∶2∶3的结构,50%左右的客源集中在20个城市,70%左右的客源集中在50个城市,剩余30%则分散在其他300余个地级市。各主要经济区旅游客源市场因相同文化、兴趣、爱好而形成的圈层结构特征明显,主要经济区内部旅游客流占到总体接待量80%左右,邻近省份的客源相似度也接近八成,客源相互竞争激烈,各区域的主要客源城市又具有鲜明的独特性。
因此,聚焦省内基础市场、拓展省外重点客源市场(前10个省份、前50个城市)、储备中长线潜力市场,用好客源市场共建共享、资源产品互补联动等一盘棋建设理念,跨区域旅游市场合作潜力巨大。
三是假日入出境旅游从复苏走向繁荣,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迈上新阶段。在签证、通关、支付便利化等利好政策推动下,国际和港澳台旅游供应链进入全面恢复新阶段,入出境旅游从复苏走向繁荣。五一假期,入出境旅游市场同样显现圈层结构特征,韩国、日本、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缅甸、泰国、马来西亚、俄罗斯、新加坡等客源国占入境外国游客的近六成,赴亚洲、欧洲和美洲的游客分别占出境游客的61.8%、15.4%和13.1%。与国内市场相比,海外旅游客源市场受政策影响变动较大。深刻把握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应加强欧盟、东盟、东亚、东北亚、非洲、拉美和中东国家等客源地和目的地的国别研究,推动我国入出境旅游市场持续繁荣发展。
四是摸清并瞄准国内外旅游圈层市场,向新质生产力要旅游发展新动能。新质生产力是充分响应超大规模市场需求的先进生产力。针对假日旅游时段集中、游客集中、消费集中、承载集中、压力集中等特征,要充分利用旅游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摸清客源市场,提升智慧旅游的现代化服务和治理能力。
无论是国内旅游还是入出境旅游,均要对客源圈层和客流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各地应找准本省、本市客源市场的重点国家、省份和城市,进而在国际和国内营销推广活动中有的放矢,围绕目的地客流行为引导旅游产业创新,打造颇具地方特色的、满足不同年龄段游客的个性化、多样性、品质化文化旅游内容和产品。
针对当前各地政府、企业等不同类型的旅游智慧平台普遍存在用户吸引力不足、智慧服务功能不够全面等问题短板,应立足主要旅游圈层市场开展精准营销和智能服务,特别是瞄准在重要旅游时间节点和旅游客流集聚点,加强视频监测、流量统计、信息分析、预警预报、应急指挥等工作,以保障假日旅游安全有序运行。
作者单位: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
联系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松榆北路7号院9号楼3层 举报邮箱: bjpengye@126.com 备案图标京公网
备案图标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0718号北京芃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时代壹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手机版 | 管理登录 | 京ICP备200134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