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中国文化报 作者: 阅读:804 发布时间:2021-03-02 15:13:06
2021年全国文化和旅游厅局长会议提出,文化和旅游系统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为着力点,努力创作优秀文艺作品、提供优秀文化产品和优质旅游产品,助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文化和旅游工作开创新局面。为开创新局面,推动文旅企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强化四种意识。
一是市场意识。市场意识,就是按市场需求谋生产,按市场经济规律谋发展的意识。当下,我国进入新时代,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文旅企业要在新形势下实现新发展,就要快速融入新发展格局,强化市场意识,发现“显需求”、挖掘“潜需求”、创造“新需求”、满足“全需求”,确保文旅产品供给和市场需求的动态一致。发现“显需求”关键是要有对市场的敏锐,能迅捷捕捉到市场的细微变化,精准定位消费需求。相关研究报告、大数据等就是文旅业者的望远镜、放大镜和显微镜,为文旅业者动态把握消费需求提供了有力工具。挖掘“潜需求”重在“联”和“细”。“联”就是要挖出消费需求背后的其他需求,进行一体化开发。“细”就是要注重细分市场,从客户的不同特质中细分出更精准的特质来,在此基础上,打造最适合目标客户的产品。创造“新需求”重在创新和引领。如果说发现“显需求”是发现客户想到的需求,挖掘“潜需求”是挖掘客户认知里有但没想到的需求,那么创造“新需求”则是创造客户认知里没有的需求,要把握好消费者的好奇心、喜欢新鲜事物等心理,用不断创新的产品引领消费,同时做好概念营销,在供需共振中产生先声夺人的效果,让消费者产生无限期待。满足“全需求”重在产品的体系化开发。对于有实力的文旅企业来说,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对于实力稍弱一些的企业来说,要寻找自己的生物圈,抱团取暖。
二是生态意识。生态意识是一种社会意识,是根据社会生态系统运动规律,从最优角度反映和解决人、社会与自然关系问题的认识。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引发了整个社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广泛关注。强化生态意识,文旅企业在发展文旅产业的过程中,不仅要把人对自然的改造限制在自然生态所容许的范围内,维持景观的原生态性与地方特色,基于自然生态的承载能力,正确处理生态自然环境和旅游的关系。同时,旅游开发要在尊重原有历史文化遗迹的基础上,以科学的文化观念为引领,做好文化环境建设。比如,树立“人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的文化观念,助力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等。总的来说,强化生态意识,文旅企业要全面理解“生态”内涵,不仅要关注蓝天白云、清新的空气、干净的水,还要关注和睦、友善的社会环境。要把科学的“生态”内涵贯彻落实在文旅项目的开发、建设和运营的全过程中,自觉投入文明城市创建、生态园林城市创建、旅游标准化城市创建、文明社区建设、乡村振兴等大的生态环境建设中,立足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这一着力点,在为人民提供满意的旅游产品的同时,共享发展成果。
三是品牌意识。品牌是一种品质保证。文旅消费需求品质化发展趋势需要加强品牌建设。文旅企业强化品牌意识,首先要重视品牌价值、品牌定位,注重文旅产品的设计与创新。在文旅产品的定位、设计中,要突出文化与创意,塑造具有高品质文化内涵、全方位旅游体验和一体化消费相结合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文旅产品不仅要满足消费者“求新、求逸、求知”的一般需求,更要在五感六觉上满足消费者高品质消费的新需求。其次要注重品牌的建设和维护。品牌的建设重在细节与坚持,不能简单地设计个标识、注册个商标就完事了,更重要的是要做好日常管理的品牌化和日复一日的坚持。品牌的维护重在对品牌的核心价值——文化的维护,要在坚守中创新,守住品牌的核心价值,让品牌精神支撑品牌的永续发展。
四是人才意识。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发展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文旅企业要胜任这一使命,需要一支有创意、高品质的人才队伍来支撑。强化人才意识,需要统筹多方力量,做好人才队伍的组织、使用和服务工作。关于人才队伍的组织,要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理念,实施人才共享。关于人才的使用,要实施现代管理理念,确保责权利的明晰,使人才在明确职责的情况下勇于承受相应的压力,在拥有决策权力的情况下敢于担当,在分享成果的同时激发更大动力。尤其要注意的是,加强对人才的使用,要勇于放权,科学管理。不敢或不愿授权,简单套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对人才实施所谓的“严格管理”,让人才在设定的圈子里跳舞,必将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关于对人才的服务,重在务实,要树立“人才的问题就是企业的问题”的理念,多沟通,多观察,以心换心,真正为人才解除后顾之忧。同时,要营造尊重人才的氛围,吸引艺术家、设计师、作家、非遗传承人等积极参加到文旅项目中,让文化创意人才引领文旅企业高质量发展,打开文旅发展新局面。
联系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松榆北路7号院9号楼3层 举报邮箱: bjpengye@126.com 备案图标京公网
备案图标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0718号北京芃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时代壹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手机版 | 管理登录 | 京ICP备200134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