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 首页 > 新闻动态

后疫情时代,博物馆的恢复与重塑

来源: 中国旅游报    作者:    阅读:18961    发布时间:2021-05-24 11:39:05

摘要:

5月18日是第45个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为“博物馆的未来:恢复与重塑”。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在2020年严峻的疫情考验下,全球博物馆平均闭馆时间150天,收入缩减40%—60%,而中国博物馆的平均闭馆时间不到30天,是闭馆时间最短的国家之一。

对此,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表示:“在世界范围内疫情常态化防控的背景下,博物馆如何应对多重挑战,及时调整完善自身功能定位与发展方向,积极探索新发展、新模式、新方案,是全球博物馆普遍要思考和面临的问题。”

从线下到线上,丰富展示渠道

去年春节,随着各地博物馆相继被迫闭馆,线上展览成了博物馆展示的唯一途径。彼时,全国1300家博物馆的2000余项线上展览,以其丰富多样的文化内容与展示手段,广受公众欢迎,形成了“线下闭馆,线上开花”的态势。

事实上,线上展览并不新鲜。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文化消费潮的到来,2016年,国家文物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五部门便出台了《“互联网+中华文明”三年行动计划》,鼓励有条件的文物博物馆开展智慧博物馆工作;201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则将“发展智慧博物馆,打造博物馆网络矩阵”列入博物馆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在此建设热潮下,线上展览一时发展成博物馆数字化服务的“标配”。

“疫情对博物馆而言,是挑战也是机遇。挑战在于,公共文化场所如何在有效防疫的前提下有序开放;机遇是,一种新的展览方式得到迅速推广,即线上展览。” 在贵州省博物馆馆长李飞看来,即便在闭馆期间,博物馆也做到了“闭馆不闭展”,观众可以足不出户在网络浏览博物馆的相关展览。此外,李飞告诉记者,此次疫情作为全球性的重大社会事件,博物馆如何记录和展示这一段历史也纷纷提上各博物馆的议事日程,贵州省博物馆就面向社会征集了大量抗疫实物与影像资料,“为明天收藏今天”。

“疫情推动了博物馆社会服务方式的升级,加速了数字化技术与博物馆文化资源的深度融合。随着各博物馆数字化建设步伐的提速,行业与公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链接会进一步强化。”中国古遗址协会石窟寺专委会理事、青州市博物馆研究馆员王瑞霞介绍,2019年,青州博物馆就上线了博物馆展厅的全景展示,更加注重博物馆官方微信、微博等的运营实效。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博物馆大门关闭,运营经验对于做好服务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了。“据初步统计,2020年该馆线上展览、直播和文物介绍浏览量和阅读量超过3000万。远超往年最多60余万人次的观众数量。”

从不限到预约,优化参观体验

不知从何时起,坐惯了冷板凳的博物馆突然火起来了,它们给人们的印象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神圣宫殿”,而是带有亲切感的网红打卡地。

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重要文化地标,由世界著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一直备受关注,成为苏州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据了解,2007年,新馆开放第一年,苏州博物馆便迎来了50万观众,自此逐年上升,至2018年到达顶峰,全年观众量高达320万,接待能力趋近饱和。

为确保文物安全和参观秩序,营造馆内良好环境,苏州博物馆自2019年4月起实行实名制分时预约参观制度。观众可通过苏州博物馆官方网站、苏博官方微信公众号等5个渠道预约入馆。

“这为我们博物馆在疫后重新开放与管理积累了重要经验。”苏州博物馆副馆长茅艳介绍,“预约措施实行的第一年接待观众280万,去年受疫情影响,参观人数约103万,但如今已恢复,依此估算2021年馆里将迎接220万观众,未来这个数字将很可能成为常态。”

“测量体温、入馆佩戴口罩等成为所有博物馆的常态。”在王瑞霞看来,如何做好、做精这些日常工作,服务好每一位参观者,是对博物馆提出的新考验。“新媒体、网络平台为博物馆提供了一片传播文化更广阔的天地,必将与线下服务一起,更好、更快地提升博物馆文化服务水平。但是,对一些中小型博物馆来说,要认真研究自己的特色,切忌跟风、迎合、盲从。”

从恢复到重塑,完善自身功能

今年清明小长假和五一假期,各地博物馆门票大多预约一空,有些博物馆甚至热门到网友会凌晨开闹钟上网预约,这仿佛印证了“博物馆的恢复”。

“今年博物馆日的主题一定程度上和这场疫情相关,这也深刻地表明博物馆将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李飞在解读今年博物馆日的主题时说。

在他看来,人是精神的动物,有怀着乡愁的冲动去寻找精神家园的美好诉求,有创造意义的强烈需求,那就是通过“故事”来构建共同的社会和文化认同,而博物馆正是这样一个精神的空间。“世界正在虚拟化,但未来的博物馆仍会以物为中心。这个‘物’一是指建筑空间,建筑是博物馆的第一件展品。二是指收藏品。对物的收藏、保护、研究、展示及由此展开的教育,仍将会是博物馆工作的核心,但科技手段将在其间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基于‘物’的数字化产品及其传播将赋予‘物’更美好的体验。”

“作为一个博物馆来说,它原先把收藏和研究放在第一位。2007年,国际博物馆协会对博物馆的定义做了一个调整,把社会教育功能放在首位。”在茅艳看来,博物馆需要结合文物来做一系列教育传播活动。近年来,苏州博物馆把展览当作最大的教育产品在考量,每年通过展览吸引大众,同时,为了能够让更多的人在更广阔的空间里充分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该馆开启了全新的发展模式,联合不同行业的合作伙伴、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不同需求的社会群体,以“文化+旅游”“文化+金融”“文化+科技”的“融”计划模式,全面构建文化IP共创平台,更好地为公众提供优质、独特的精神文化服务。

茅艳透露,今年即将开放的苏州博物馆西馆将以展示江南文化为定位,以体验为主,致力打造首家博物馆学校,立足江南历史文化的同时,积极寻求探索与世界文化的链接、融合,让博物馆的相关功能进一步延展。

0
相关阅读

商旅文产业发展工作委员会

联系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松榆北路7号院9号楼3层 举报邮箱: bjpengye@126.com 备案图标京公网

备案图标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0718号北京芃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时代壹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手机版 | 管理登录 | 京ICP备20013481号